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海底隧道正式开工
发布时间:
2020-11-12
作者:
来源:
概要:
近日,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,迎来“第一炮”,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,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,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。
汕(头)汕(尾)铁路起自广梅汕铁路汕头站,终至厦深铁路汕尾站,正线全长约162.750km,其中桥梁35座113.691千米,隧道13座32.404千米,桥隧比89.77%。
正在建设的汕头湾海底隧道是汕汕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,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境内,由中铁十四局承建,全长9781米,为单洞双线隧道,是国内乃至世界首座设计标准为350公里时速、跨海大直径盾构的高铁海底隧道。
这条隧道在8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,其中8条为活动断层,为国内外水下隧道之最;这条隧道大部分位于高水压风险区域,最大水压可达0.97兆帕,水在这样的强压力下,可形成高达97米的水柱,创国内水下隧道之最。
因其长期赋存于高压海水环境中,隧道结构在承受高水压渗透作用的同时,需要适应强侵蚀环境,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海底隧道环境更为恶劣。
由此可见,这条隧道的施工风险、难度极大,如何确保隧道防水性能、运营安全、维护便捷,对建设单位和建设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因此,这条隧道在不同段落共采用了6种工法进行施工,工法复杂多样、工序衔接多变,以确保高铁列车通过海底隧道时的运行安全。
汕头湾海底隧道进入实质性施工,标志着汕汕铁路建设工程距完工更近一步。届时,开通运营后,从汕头站出发,沿汕汕铁路直达高铁汕尾站,转入广汕高铁,原有3个小时车程缩短至1个半小时就可以抵达广州。
汕汕铁路未来将构成粤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。接下来,汕头站还将与汕樟高铁连接,在珠三角、海西、长三角之间构筑起新一条南北向大能力客运通道,填补沿海通道350公里时速高速铁路布局的空白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