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技术助跑,中国高铁“一骑绝尘”

发布时间:

2019-10-28

作者:

来源:


      近年来,中国高铁不断立下新的科技创新里程碑。中国正在研发的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列车,可在世界各地不同轨距和基础设施标准轨制的轨道上运行,满足跨国运输需求,有效提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互联互通水平。此外,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将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体验;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货运列车也计划于今年底下线。
      在高铁建设上,国家保持大规模资金投入,各省市积极进行区域性高铁规划。高铁科技创新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家启动了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,将使中国高铁的科技创新能力保持世界领先水平。
      高铁是最新行业技术、基础工业技术和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,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、工业能力和服务能力的综合展示平台。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,中国高铁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许多惊喜。
      在高铁装备、建设、运营和服务中,人工智能得到普遍应用。高铁智能化的核心是将人工智能和高铁技术结合。人工智能领域的图像处理、机器学习、知识挖掘等技术,是列车铁路各专业在建模分析、控制、状态检测等常用的工具。今年9月,中国首条智能高铁——京张高铁将进行联调联试。在京张高铁铺轨过程中,智能机器人检测,机械化、自动化铺轨机组以及施工信息化等手段的应用,大幅提高了轨道精度和施工效率。
      在高铁的安全保障上,通过物联网、传感网和信息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,可以实时获取列车运行状态,进行检测、诊断、预警,能够大幅提高高铁列车的运行安全系数和运营维护效率。
      此外,还有一些技术也在铁路场景中大放异彩。例如,虚拟现实技术将改变旅客界面,高速通讯技术使得旅客能够在车里正常办公、社交和娱乐。从全球范围来看,绿色化、谱系化和智能化是轨道交通未来主要发展方向。
      绿色化是指新能源应用于高速铁路,即能源利用技术与高铁技术实现融合,例如正在研发的混合动力列车、燃料电池驱动列车等。谱系化指高速列车对不同场景的适应性,即新材料技术和高铁技术实现融合。智能化则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高铁技术实现融合。
      高铁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。高铁将改变传统的城市概念、时空概念,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。根据俄罗斯纪录片《中国速度》中的统计,从北京到上海,路程时间每节省一分钟,就能为中国经济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收益,同时带动沿线地区的商业和旅游业蓬勃发展。高铁是促进不同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,同时又能使社会资源向更有利的方向集聚。
      未来15年,中国高铁将努力实现500公里以内的通勤化交通、1500公里的同城化交通和2000多公里的走廊化运输。
      中国高铁也将继续“走出去”。未来欧亚铁路网的互联互通,将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同时,中国高铁技术的整体适应性较强,成本低、运量大、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国高铁技术也适合非洲和南美洲等发展中地区。

关键词:

相关下载

相关资讯


智奇公司“伙伴+”会议圆满落幕

2025-09-24

从引进、消化、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,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再到“领跑”,中国高铁正以技术创新为笔、生态协同为墨,书写这一“国家名片”。
查看更多

中国高铁建成全球最大铁路网络

2025-09-16

近日,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,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。目前,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.8万公里,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%以上,勾勒出大国发展的强劲脉动。
查看更多

智奇公司在北京接受国家“智能制造标杆企业”授牌

2025-08-22

2025年8月22日,2025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,智奇公司受邀出席。
查看更多

上海分公司开业暨研发中心新楼启用、员工关爱项目交付仪式圆满举行

2025-08-11

2025年8月11日,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迎来双喜临门——上海分公司(上海创新中心)正式开业与本部研发中心新楼启用、员工关爱项目交付仪式同日举行,标志着公司在科技创新与员工关怀方面迈入新阶段。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