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化设计引入全国首条跨海高铁
发布时间:
2018-12-25
作者:
来源:
概要:
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,也是全国第一条跨海高铁。日前,记者从智能福厦铁路科技创新研讨会上了解到,铁四院已经开展了56项智能化项目、25项科研课题,将智能化设计引入福厦铁路。
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,也是全国第一条跨海高铁。日前,记者从智能福厦铁路科技创新研讨会上了解到,铁四院已经开展了56项智能化项目、25项科研课题,将智能化设计引入福厦铁路。
近10年来,中国高铁迅猛发展,现已建成“四纵四横”的庞大高铁网络,而“八纵八横”的雄伟蓝图也呼之欲出。统计数据表明,截至目前,中国已开通2.5万公里高铁线路,占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。“交通强国,铁路先行”的理念,不仅要在路网规模上领先,还要在智能化发展道路上体现。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统一部署下,智能铁路的一系列建设技术正在京张高铁、福厦高铁等前沿项目先行先试,更加方便、快捷、温馨的高铁出行正离我们越来越近。
智能高铁是指通过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移动互联网、BIM等先进技术,推动铁路从数字化向智能化、智慧化发展。铁四院正在开展的智能福厦设计研究,涵盖“智能建造”“智能装备”“智能运营”3个部分。
建造智能化,精细施工保质量。通过BIM(建筑信息模型)、CIM(计算机集成制造)等技术的融合运用,实现桥梁、隧道等工程的精细化施工,确保从蓝图到建成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和追溯管理。在福厦高铁泉州湾大桥设计中,铁四院已经先期开展了“桥梁配合施工三维协同管理系统”等研究,完成了BIM建模,实施大桥制、运、架施工全过程作业状态监控。
装备智能化,提高效率促发展。目前,我国已在珠三角莞惠、佛肇两条时速200公里的城际铁路开通了自动驾驶列车。中国正努力填补世界上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高铁自动驾驶技术的空白,并将在福厦、京张首批智能高铁上运用。同时还将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,为高铁安全正点运营保驾护航。
运营智能化,细节改变惠民生。未来福厦高铁通车后,将通过大数据动态掌握客流变化,以更加精准的“一日一图”运输组织模式,实现更加灵活高效的运营组织。而车站票务的自助化管理、同步安检、车站Wi-Fi站内导航系统等设计,网络购票、订餐、购物、宾馆预定和“高铁+共享汽车”等种种更为人性化、科技化的服务,不仅让中国铁路迈向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,对旅客们来说,更意味着一个个令人惊喜的福利。
福厦高铁全长277公里,2017年9月全线开工,建设工期5年。2017年11月,铁四院成立福厦铁路“精品工程 智能高铁”研究工作组,在桥梁、地质、接触网、测量等方面先期开展研究。铁四院有关设计负责人表示,福厦高铁建成后,将实现福州至厦门一小时内通达,同时这条高铁的工程质量、设备装备、运营管理、服务品质都将达到一流标准,将“以全新的姿态,引领铁路出行新风尚”。
关键词: